「我的寶寶有吃飽嗎?我的奶到底夠不夠?寶寶要吃多少奶才夠?」天底下所有媽媽都會希望寶寶吃得飽、長得好。自認奶水不足,是媽媽們停止哺乳、改餵配方奶最常見的原因。
--
事實上,大多數的媽媽都能製造足夠的奶水供給寶寶,只有極少數的媽媽因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因素泌乳量不足。哺乳中的媽媽和寶寶是一體的,媽媽分泌的奶水,寶寶要能有效吃到,才能吃得飽。大部份的時候,「寶寶吃不飽」不是因為「媽媽奶太少」,而是「寶寶吃不到」。新生兒雖然一出生就具有吸吮的本能,但是技巧不夠好,寶寶也需要不斷練習和學習。因此,寶寶要吃飽,最重要的關鍵其實是「正確含乳」、「有效吸吮」、和「餵奶姿勢佳」。關於正確含乳的方法,請見《乳頭疼痛與正確含乳》一文。
[ 如何判斷寶寶有吃飽? ]
要確定寶寶有沒有吃飽,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判斷。排尿排便法比較簡便,隨時可以評估,缺點是比較主觀,經驗不足的照顧者不容易判斷;量體重法比較客觀,但需要每隔幾天幫寶寶量體重、追蹤紀錄,注意增加情形。
1)
排尿:剛出生的新生兒通常在24小時內會解第一次尿,第2天2次,第3天3次…如此每天增加一次,滿一週後每天約有6~8次「濕且重」的尿布,尿液應該是色淺清澈的。如果排尿次數少,顏色深、呈黃橘色,甚至橘紅色的結晶尿,表示寶寶沒有獲得足夠的奶水。
2)
排便:新生兒出生後的24小時內會開始解出深墨綠色、黏稠似瀝青的胎便。出生第3~4天後,大便顏色會逐漸轉為綠黃色,稱為「轉型便」;第6天起每天至少會解3~4次的黃色母乳便,若吃配方奶大便可能會呈綠色 (請對照兒童健康手冊中的《嬰兒大便辨識卡》,7~9號大便顏色都屬正常)。若出生5~6天仍然只有解墨綠色胎便,或出生3週內大便次數每天少於3~4次,要注意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奶水。滿月後寶寶大便次數會減少,全母乳的寶寶有可能長達半個月才解一次大便。喝配方奶的寶寶至少每週應大便2次,並且要注意大便質地,如果呈乾硬狀態,寶寶可能有便秘情形;如果大便是稀糊的,即使排便次數較少,也不算是便秘。
3)
體重增加:新生兒因為出生前泡在羊水中,在出生後的一週內會發生「生理性脫水」,體重會下降,體重減輕的正常範圍是出生體重的7~10%以內 ( 例如出生體重3000克,體重下降應小於300克),並且應在出生後第二週恢復到出生體重。如果第一週內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7~10%、或出生二週後未回復到出生體重,表示寶寶吃到的奶水量不足,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、找出問題所在並加以改善。六個月內的寶寶,每個月體重應至少增加500克(或每週125克),並且大致按照寶寶出生時的生長曲線百分位成長 (請對照兒童健康手冊中的《兒童生長曲線百分位圖》)。
除此之外,寶寶本身的精神、情緒也是值得參考的指標。一個健康良好、活動力旺盛、情緒穩定的寶寶,想必是吃飽睡飽、滿足而愉悅的。
至於到底要喝多少奶量才夠呢?親餵的媽媽不用在意數字,只要在確定寶寶是含乳正確、有效吸吮的狀況下,順應寶寶的需求哺乳,寶寶想喝就餵,並注意排尿、排便、體重增加正常就好。瓶餵的媽媽可以參考公式:[ 體重(kg) × 120~150 ÷ 一天餐次 ] ﹦一餐奶量 (ml)。
假設4公斤的寶寶,一天吃8餐,食量一般(先以120做計算),一餐奶量可以先給 4 × 120 ÷ 8 = 60 ml,再視寶寶的食量增減。
[ 寶寶體重增加不足怎麼辦?
]
如果發現寶寶排尿、排便、體重增加情況不理想時,需要尋求專業的哺乳協助、找出問題並加以改善。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1)
確認寶寶含乳正確、有效吸吮。
2)
順應寶寶需求哺餵,不限制時間次數。
3)
每次哺乳不限制哺餵單邊乳房,若寶寶吃完一側還想繼續吃,可以再餵另一側乳房。
4)
哺乳時可以用C形手勢加壓乳房 (手擠奶的位置和方法),增加乳汁排出量。
5)
夜間也建議哺乳,增加寶寶乳汁攝取量並刺激泌乳。
6) 新生兒的體力還不夠好,很容易吃到睡著,若單次哺乳沒有認真吸到15~20分鐘,就沒有吃到該吃的奶量,寶寶很快又會餓了,媽媽也會很辛苦。媽媽可以試著在寶寶吸得比較慢、比較弱,感覺快睡著時,吵寶寶一下,例如:輕輕抓抓寶寶的小手小腳、拍拍屁屁、揉揉背、抓抓腋下、跟寶寶說說話,各種方法都可以輪流用,目的是要保持寶寶清醒,能夠繼續認真吃奶,不要讓寶寶直接進入熟睡狀態,盡量能認真吃到15分鐘以上。若寶寶已經睡著了,可以在哺乳後用手擠出一部份乳汁,等寶寶下次睡醒後以針管、湯匙、杯餵或哺乳輔助器等方式額外給寶寶補充。
7)
母乳優先給,若擠出的母乳吃完後寶寶仍然討奶,再補配方奶。配方奶一次不要補太多,先給大約20~30ml,吃完寶寶若滿足了就停止給予,若寶寶還有需求再分次、少量給予。一次補太多配方奶讓寶寶飽足,等於減少寶寶對母乳的需求,泌乳刺激減少,媽媽的奶量就會變得更少,對想增加奶量 (追奶) 的媽媽反而是不利的喔!有效追奶的方法請看《奶量不夠?奶量太多?追奶 / 退奶 / 調整奶量 / 供需平衡?》
最後也再次呼籲各位聰明睿智、善於思考判斷的爸媽們,不要再有「奶很稀」、「奶不油」等於「奶沒營養」的迷思了!記得我第一次聽到「菜奶」這個詞的時候,實在有夠傻眼… (心中OS:用菜來形容奶,是欺負菜?還是欺負奶?菜也是很有營養的好嗎?何況奶就是奶、不是菜啊!) 脂肪只是奶水中眾多的營養成份之一,絕對不能單以脂肪含量去評判奶水的營養價值,要知道很多更有價值的營養是「肉眼看不到的」。例如人類乳汁中高達7%的乳糖,是影響腦部發育最關鍵的營養喔!所以各位媽媽們一定要有自信,無論您的奶水看起來是清是濁、是濃是稀,您的奶水就是最適合您的寶寶的奶水,也是最有營養的奶水,放心地把您的寶寶餵飽飽吧!